AI 浏览器大战在所难免(OpenAI browser、Dia、Surf、豆包、夸克、360、Tabtac、Comet、Opera Neon、Sigma、Zen、Genspark、Ladybird、Fellou…),目前大部分玩家的产品形态是 Browser+AI 的思路,是相对保险但是没什么突破性的范式。
更好的范式思路应该是 「AI+网页增删改查器」,浏览器定义是用来解释、渲染、并与互联网上的应用交互的这么一个容器。
浏览器从最早的「网页阅读器」,演变为 Web 操作系统的载体。从信息展示 → 动态交互 → 应用平台 → AI 驱动系统。浏览器可以成为现代操作系统的前端,是所有 Web 应用的运行器,是互联网的“界面”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现在的 AI 浏览器们,固守着顶部 tab 也好,还是左侧 tab 也好的产品范式,是没有必要的,用户需要的是查看、编辑网页,特别是多任务场景下,多 tab 形态是极其操蛋的。再结合上 AI 的视角,AI 来增删改查网页,作为人类用户想要更直观掌控这个过程,现在这些浏览器们的形态也是落后的。
没有回复内容